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  • 字級大小

 

       公元一五四○年一月廿七日,有一位年約七十上下的婦女,在意大利北部碧夏市(Brescia)安詳地離開人間。她終生奉獻於主,逝世時正如生時,一貧如洗,也沒有留下任何家屬子女。但是,她的死卻轟動全城,她的葬禮備極哀榮!甚至在四百五十年後的今天,在全世界六大洲,還有成千上萬的女性尊敬她─聖安琪梅芝,為母親、為會祖。她們有些是修會團體:有國際性的、地域性的,或教區性的;也有些是在俗的傳教團體。四百五十年如一日,在世界上不同的角落,她們繼承安琪的精神,以言以行,以自己的生命,默默拓展天主的國。特別是透過教育工作,將天主的愛如陽光、如時雨,帶給人間幼苗,滋潤他們的成長;也帶給家庭,以聖化社會。聖安琪的精神仍然活著!正如她臨終前的預言:「我現在比在世時,更有活力」。(勸言五)

 

 

      那麼,聖安琪又是怎麼一位女性呢?歷史對她生命的細節記載的並不多。她出生年代應當在一四七0至一四七五年下。父親若望梅芝(Giovanni Merici)曾在義大利北部一小鎮岱森農(Desanzano)務農。母親畢安莎(Biancosa Biancosi)是附近沙羅市(Salo)的望族。育有子女數人。一家在卡達湖(Lake Garda)濱度著寧靜簡樸的日子。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愛主的熱誠。因之,年幼的安琪,耳濡目染,自兒時起就已將全部的生命寄託給主,祈禱克己,表現了超人的成熟。只是,好景不常,一場瘟疫奪走了安琪的全家,父母、姐妹、弟兄。她當時才十五、六歲,只得投奔居住沙羅城內的舅家,協助家務。不久,為了能勤領聖體,她加入了方濟各第三會。

 

 

      有一件特殊的事情在安琪的童年或少女時期發生。當時她一位心愛的姊姊才逝世不久,安琪極度思念著她,不斷的祈求天主給她一個記號,讓她知道姊姊是否已升天堂。有一天,她在田間幫忙收割,正值中午休息時刻,安琪突然看到天開了,有一群光輝的天使與貞女,伴著美妙的歌聲,在天梯上拾級而上。在貞女群中安琪看到了她親愛的姊姊!她停下來對安琪說:有一天,天主會利用你,創立一個像這樣的貞女團體。

 

 

      這件事是否是一個真正的異象,以及它發生的時間、地點,都已無從可考。但是我們可以確定,對安琪來說,它是一個來自天主的內在體驗。由此她深深的體會到天主對她的召叫,及特殊使命,更決心修養自己,以祈禱與克苦加強與天主的結合,等待天主時刻的來臨,好實現祂的計劃。

 

      一五一六年,當安琪已到了四十歲上下的年齡,她的神師推薦她往碧夏市去安慰一位喪夫亡子的婦女。這在安琪的生命中是一個轉捩點,好似耶穌離開隱居生活開始傳教一般。當時,碧夏市是一個飽經戰亂,信仰及道德相當淪落的地方。面對一群群迷失的羔羊,安琪多年來在神修生活中孕育的生命、智慧與愛開始綻放異彩,吐露聖德的芬芳。越來越多的人,來自社會各階層、職業、背景、年齡、男男女女,受到她人格的吸引,前來向她討教。他們或為了在痛苦中得到安慰,或為了解決爭端,或為了做某些重要抉擇,或為了加強信仰,都在慈藹可親,誠懇動人的談話中得到安慰、鼓勵、平安、勇氣與智慧。安琪的聖名因之遠揚。人們慣以「姐妹」、「母親」(Suor-Madre)稱呼她。這稱呼是很恰當,因為它表達了安琪人格上兩個特色。一方面是她成熟無私的慈愛,使人感到有如母親,另一方面她從不因為受人尊敬而採取居高臨下的作風,常是平易近人,使人感到親切有如自家姐妹一般。這是愛德的高峰,這愛德自然來自天主。

 

  

 

      認識安琪的人都知道,除了助人外,她常是日以繼夜地在祈禱中瞻仰天主,且伴之以齋戒為克苦,每日睡眠僅二、三小時,往往只以乾菓數粒充飢,為了更方便度神修生活,她遷往聖阿法教堂(Church of St. Afra)隔壁一間陋室居住。常常整夜在教堂的地下室祈禱,早上參與彌撒。對安琪來說,祈禱與助人是一事的兩面,她仿傚基督與初期教會宗徒們的生活,向人彰顯天主的仁慈。因此,對罪惡深重的人,她常是特別慈愛,為能贏得他們回心轉意,棄惡向善。

 

   

 

      就這樣,安琪在碧夏市度了約廿年的時光,其間她曾數次結伴外出朝聖,最遠的一次到了聖地。在途中,她不幸喪失了視力,只得在友人牽領下朝拜了吾主耶穌足跡親臨之地,她內心的失望可想而知!但自始至終,她毫無怨言,勇敢地以信德完成了全途。在回程中,還受到海盜與暴風的侵襲,安琪率領大家祈禱,平安渡過難關。而她的視力又奇妙的恢復了,是天主在考驗祂所愛的人吧?至今,在岱森農港口,尚有一座石像,剛毅的聖安琪,手持朝聖者的拐杖,昂首向天。真是一座勇者的雕像。

 

 

      多年來在碧夏,安琪結交了許多知己,其中不乏社會上熱心教友,知名之士或富有的貴婦。在天主的安排中他們成了安琪創會時的得力助手。安琪的智慧在於她能結合來自不同階級、背景、性別的教友力量,在教會中創立一個前所未有的在俗奉獻團體。它的正式成員都是終身守貞的女子,但是,她們不發願,也不生活在修院內。卻是各自在自己家中,學習基督貞潔、神貧、服從的榜樣,以善表去感化她周圍的人,聖化社會。她們有長上,有定期的聚會,為能由團結中獲得力量。而對外代表團體的,則是上述的貴婦與知名教友們,他們對團體有如父母,該盡到支援、保護為監督之責。

 

      自一五三二年起,安琪開始召收會員。一五三五年十一月廿五日正式創會,共有會員廿八人,至一五四○年安琪逝世時已增加到一百餘人。安琪為這團體命名為聖吳甦樂會(Company of St. Ursula),直譯應為「聖吳甦樂的友伴」。聖女吳甦樂是中古時代極受景仰的一位殉道聖人。傳說在公元三、四世紀時,她與一羣少女為堅守信仰與貞潔,遭匈奴人殺害。她的勇氣、聖潔,以及領導一羣貞女為信仰捨命的事實,無疑的給予安琪靈感,因此選她為主保。另一個原因是安琪的謙虛無我,避免使用自己的名字。這個新團體誕生後,安琪一生的使命已接近完成,她利用最後幾年完成了她的遺作:「會規」「勸言」,及「遺訓」。都是她親自口述給秘書柯薩諾(Gabriele Cozzano)的,由後者筆錄而成。